點膠技術行不行?!運動控制是核心
蘋果新機iPhone 12系列發表到上市後話題依舊不斷,而螢幕「瀏海」和Home鍵常被拿出來討論,有些果粉喜歡Home鍵,有些喜歡瀏海,iPhone 12瀏海明顯縮水許多,更明確地宣告手機全螢幕時代的來臨。超薄、超窄邊框的手機螢幕,以及更薄、更大的晶片等元件的定位,傳統螺紋和卡扣設計已無法滿足需求,為了達到無間隙和扁平薄的外觀,兼具可靠性,很多廠家採用點膠技術來黏接和貼合手機元件。
點膠技術在手機製造中逐漸扮演關鍵的作用,包括主機板的固定、關鍵元件的保護、螢幕和邊框的黏合、側按鍵黏接固定、相機鏡頭窗口定位等等,都需要運用點膠技術。某手機大廠幾年前有款手機的螢幕縫隙,遇到高溫時可能會有膠水溢出(可能對貼膜造成影響),雖然此機率僅千分之幾,但後來依照流程決策,這批手機無法出貨,直接損失人民幣9千多萬元。
無疑地,點膠技術與手機品質息息相關,點膠主要作用是防止手機跌落、擠壓、彎折造成焊接開裂,有助於提升整機的可靠性,因此在手機的製造過程中,大多數大廠手機裡的關鍵元件,如AP(處理器)、PM(電源管理)和RF(射頻)等都會經過點膠程序,確保得到良好的保護。
點膠技術提高電子產品壽命
不過,早期的點膠技術大部分用於防水、保護等外在用途,在控制上沒有很精密的要求,但自從BGA (Ball Grid Array焊球陣列)封裝盛行後,晶片透過底部密密麻麻的引腳和電路板連接,這類連接非常脆弱,震動、彎折、稍微強烈的溫差,都可能造成晶片針腳脫焊,造成設備故障。因此,隨著晶片針腳密度越來越高、晶片面積越來越大,點膠逐漸成了保護電路板的重要技術,在其它技術水平同樣的條件下,點膠會顯著提升產品可靠性與壽命。
目前在手機產線上,由於要求很高的精確度,通常採用全自動點膠,點膠量由系統精密控制。尤其全螢幕手機採用OLED背光,以及未來mini LED 和micro LED,對點膠技術提出更大的挑戰,產品需求的高校準和高精確已經無法單純由硬體定位,軟體的校準成為主流,點膠同時加上線上檢測設備,勢在必行,因為在前端就控制產品品質,才能有效避免後續的浪費和損失。
點膠機效益提升關鍵:運動控制
在3C產品零配件組裝的過程,對於點膠的需求無處不在,不同的零配件和點膠方式需要不同的點膠技術,且各有特點,點膠機器搭配線上檢測設備成為趨勢,AOI(Auto Optical Inspection自動光學檢測)抓取膠水的同時會對外形進行對比,對輪廓進行擬合計算,同時檢查是否缺膠、溢膠、髒污、寬度和偏離等。
針對目前點膠技術的難題,凌華科技從擅長的運動控制提供解決方案,已推出的
AMP-204C/208C、
PCI-8253/8256控制器不僅提供一般的運動控制功能,如點對點、補間運動等,也同時擁有下列應用功能:AOI、龍門運動控制、連續移動及點位表、3D等距螺旋運動,以及連續動態多點比較觸發等。
其中連續移動及點位表,可以讓使用者自行定義銜接速度及位置,可以規劃多軸路徑,讓點膠機可以切換多軸不同路徑及不同配方,省略不必要的路徑;連續動態多點比較觸發可以在多軸之間設定觸發條件、觸發範圍,適用於不規則圖形點膠,點膠路徑可以靈活變化。